足迹
大唐,我妻武则天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三章 刘仁轨拜相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c0,更新快,无弹窗!
    永徽六年的最后几日,李治现一件奇怪的事。
    武媚娘似乎生很大变化。
    以前两人只要在一起时,武媚娘总会情不自禁的谈到前朝之事,然而最近几日,她的话题始终停留在后宫。
    比如说:哪位皇子的学业最近有什么进展,哪位命妇的生辰快到了,就连义阳公主最近做了诗,她也拿出来说。
    李治早就见识过武媚娘揣摩人心的本事,她显然已摸清自己不想让她参政的底线,故而主动退让。
    她肯如此,李治自然乐见。
    只不过,不知是不是受武皇后影响,徐槿最近也变得更加谨慎。
    李治对徐槿并无戒心,经常跟她提起前朝之事,徐槿却每次都以“牝鸡司晨,惟家之索”为借口推脱。
    李治再三追问,徐槿就不理睬他了,让李治颇为无奈。
    只有郑贵妃不受影响,李治与她聊什么,她就接什么。
    不过她对前朝哪位大臣拜相,并不大感兴趣,反而更关注那些有才艺的大臣。
    比如上官仪的书法,阎立本的画,卢承庆的棋。
    她尤其爱画,经常派人去翰林院,将一些画作大师的作品拿去赏鉴,还会留下评语。
    初唐时期,翰林院学子并无官职,亦无品级,只是陪伴皇帝从事文艺赏游之事。
    原治基本上很少召见翰林院学子,所以李治对翰林院也并不熟悉。
    无论如何,永徽六年最后一个月,后宫还算安宁和睦。
    李治考虑再三后,也终于选好了两名新宰相的人选。
    正月初一在唐朝被称为元日,又叫元正。
    元正启祚,万物咸新。
    这代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,唐朝最隆重的大朝会,正是正月初一举办。
    正日大朝会,在太极殿举办。
    前一日,殿中省和礼部官员,便一起在太极殿内设好御幄,安排好文武百官及宾客的位置。
    这次的文武座次,与朔望朝不同,并非完全按照官员品级。
    比如周、隋后人介公、酅公,孔子后人襃圣侯等,都会参朝,且坐在靠前的位置。
    周亡天下传于隋,隋失天下唐得之,故而唐朝大朝会时,都会请二公参加观礼。
    这也是唐朝祖宗告诫后人的方式,看到这二公,该知天下并非一人之主,需勤勉克己,方能守住江山。
    三品京官之后,是各州县来的藩王、都督和刺史。
    藩王并非全部都来,有的太远又或本人太懒,不来参加也常有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