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8章 翠羽双飞曲(第2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"《西江月》是平仄通押的调子,"砚之蹲在湖边调着石青颜料,"写双栖的鸟儿,正好用这舒缓的节奏。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湖面风平浪静,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。果然如传说所言,两只翠鸟正并排立在湖心的枯桩上,一只羽毛偏蓝,另一只稍带橙黄,彼此间隔不过三寸,却又互不打扰,只偶尔转头梳理对方的羽毛。
"翠羽蓝翎俏立,橙黄白羽轻翔。"煜明握着毛笔的手顿了顿,"俏立与轻翔,一动一静,倒像是你我平日论词的模样。"
砚之抬头看他,耳尖微微红:"你又拿我打趣。"他将石青颜料轻轻点在鸟羽上,"不过这两只鸟儿,倒真像有千言万语要说。"
话音未落,蓝翎翠鸟忽然出一声清啼,振翅飞向对岸的芦苇丛。橙黄的那只立刻跟上,双翅齐飞时,竟在水面上投下对称的影子,宛如一幅灵动的剪纸。
"枯桩之上诉情长,似有千言万响。"煜明望着它们消失的方向,忽然想起去年冬日,砚之因乡试落第而醉酒,曾在他的书斋里说:"这世上最懂我的,唯有你与词而已。"
砚之忽然用沾满颜料的手指戳了戳他的肩膀:"什么呆?快看水波纹!"
只见两只翠鸟的倒影在湖面上随波晃动,周围的青葭(注:即芦苇)散着淡淡清香,阳光穿过叶片,在水面织出斑驳的光影。煜明忽然放下毛笔,从袖中取出前日在市集买的螺钿镇纸,压在词笺上:
"碧水潺潺映影,青葭袅袅飘香。双栖相伴韵悠扬,共谱自然乐章。"
砚之放下画笔,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珠:"这结句妙极。你说,鸟儿是否也懂得韵悠扬?"
煜明望着远处重新停在枯桩上的两只翠鸟,它们的尾羽正轻轻相触,像极了两个促膝长谈的友人。他忽然想起《诗经》里的"鹣鲽情深",却觉得用在此处太过厚重——眼前的光景,分明是无需多言的默契,是岁月沉淀后的静好。
"它们懂的。"他轻声说,"就像我们懂词一样。"
终章:词心映翠羽
入秋时,云麓山的桂花开了。煜明坐在阁楼里,将夏日里的三翠鸟词仔细誊抄入《云麓词心录》。砚之斜靠在窗台上,手里把玩着一枚翠鸟羽毛制成的笔簪,忽然开口:
"还记得镜湖那对鸟儿吗?前日我去喂鱼,现它们还在老地方。"
煜明抬头看他,阳光穿过窗棂,在少年人肩头织出金色的格子。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溪涧边,砚之被水花溅湿的衣襟,以及那只叼走墨鱼的翠鸟——原来有些相遇,早已在时光里埋下伏笔。
"《翠羽双飞曲》,"他在卷写下标题,"一阕灵动,一阕矫健,一阕温情,倒像是我们友情的三面镜子。"
砚之跳下窗台,探过头来:"怎么讲?"
"《如梦令》是初见时的惊鸿一瞥,"煜明用狼毫笔蘸了蘸朱砂,在词旁画上翠鸟剪影,"《鹧鸪天》是同行时的互相映照,《西江月》"他顿了顿,笔尖在"双栖相伴"四字上轻轻一顿,"是千帆过尽后的相视而笑。"
窗外忽然掠过一道翠绿的影子,两只翠鸟一前一后飞向远处的枫树林。砚之望着它们消失的方向,忽然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:"差点忘了,这是给你的。"
打开锦囊,里面是一幅巴掌大的工笔画:两只翠鸟立在枯桩上,背景是半开的荷花与隐约的云霞。右下角用小楷题着:"与煜明兄观鸟记,砚之写于乙未夏月。"
煜明望着画中鸟儿尾羽上的细微波纹,忽然想起那日砚之沾着石青颜料的指尖,以及他耳尖泛红的模样。原来有些情谊,早已在共同凝视自然的瞬间,悄悄融入了笔尖墨底。
"等明年春天,"砚之忽然说,"我们去海边看鸥鸟如何?听说那里的鸟儿会衔着浪花起舞,比翠鸟更有气势。"
煜明笑着点头,将画小心夹入词录中。窗外的桂花香气愈浓郁,与案头的墨香、颜料香混在一起,酿成了属于他们的夏日记忆。他提起笔,在卷末写下:
"夫天地为笺,万物皆词。与友同观,方见真意。翠羽虽微,可映千顷碧波;词心虽小,能纳万里春光。"
暮色渐浓时,阁楼上的烛火亮起。两个身影映在窗纸上,一个伏案书写,一个托腮远眺,偶有低语声飘出,惊起枝头的宿鸟。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,时光如同被精心调和的颜料,将自然之美、友情之深、词心之韵,一并晕染成了永不褪色的画卷。
喜欢云麓词心录:白云着请大家收藏:(yg)云麓词心录:白云着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wx.net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