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大明:签到在洪武,我靠嘴炮暴打老朱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4章 一片寂静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朱标眉头紧锁,最后勉强接受了李伟的假设。
    李伟接着说道:“如果有一辆快行驶的马车,前面有几个孩子正在嬉戏,这时已无法停下马车。
    唯一的办法是急转弯,但路旁同样有一个孩子,如果选择急转弯,这个孩子就难逃一死。
    请问太子殿下,您会转弯吗?”
    李伟将他在后世所听闻的火车与孩子的寓言稍作修改后使用。
    他观察到这二人争论已久,逐渐明白这根本不是对错的问题,而是如何取舍的选择题。
    老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百姓,而朱标则坚持想要两全其美,可惜这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在古代,交通闭塞,通讯困难,调查官员的方法也很单一。
    要彻底查清这些官员,不仅费时费力,还需投入巨大的资源,实在不易。
    与其如此,不如索性放弃调查。
    无论是将所有官员全部处决后重新任命,还是只惩治部分官员,赦免其余,这两种做法的成本都远低于彻底查清真相。
    或许有人认为锦衣卫遍布全国,无所不在,认为查明此事不过是小事一桩。
    然而,这只是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的夸张之词。
    实际上,锦衣卫真正能够做到无所不及的地方大概只有京城及其周边区域。
    至于其他地区,他们搜集情报的方式大致如下:
    先,市井中的混混、江湖人士若得知有用的消息,便会向锦衣卫举报。
    锦衣卫地方机构接到信息后上报,若上面认定有价值,就会派专人带着钱去核实情况,并给予这些举报者一定的奖励,这种方式类似于后世的新闻投稿,既能获取情报又避免了养太多闲人的高成本。
    李伟讲完故事等待朱标做出决定,可朱标极为机智,立刻现了问题所在:“我可以转向另一侧啊!”
    李伟:“……”
    我,这小子临场挥,竟然忽略了铁轨的作用!
    “假设不能转向另一侧!”李伟急忙补充道。
    “为何不能?”
    “因为……因为……因为这只是一种假设,重点不是这个,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转向。"
    李伟气得脸红脖子粗,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。
    朱标眉头微蹙,他理解了李伟的意图,这是在让他从两个选项中做出抉择:要么直行导致多个孩子丧生,要么急转牺牲一个孩子。
    显然,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急转,毕竟牺牲一个总好过失去好几个。
    但那个站在路边的孩子又是多么无辜啊!
    朱元璋听罢李伟的比喻,亦觉趣味横生,但他与朱标截然不同。
    若换作是他做抉择,定会毫不迟疑地选择绕道而行。
    在一位卓越帝王的眼中,德行与声望皆非要,连骨肉至亲亦可抛却,唯有利益得失最为关键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2k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